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农业与农村气象信息网!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全方位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成农村科普工作重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6  
核心提示:内容摘要: 当前,随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形势需要,如何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内容摘要: 当前,随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形势需要,如何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方位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成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课题。将创建“科普示范县(市、区)”活动作为农民科学素质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

 

  当前,随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形势需要,如何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方位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成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课题。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农业强省,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大批现代化的新型农民。然而,我省公民科学素质尤其是农民科学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据《2007年山东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报告》显示,我省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0.95% ,低于全国水平。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亟须大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我省农村科普工作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依靠各地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等农民科技培训的基层单位,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先进实用技术示范培训活动,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通过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教进社区”、科普之冬(春、夏)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促进了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每年受益群众达1000多万人次。三是全面实施科普村村通工作。四是大力开展“站、栏、员”建设,通过建设科普站、科普宣传栏、配备科普员,有效提高了基层科普能力。目前已建科普宣传栏 83600 个,科普活动站4650 个,初步形成了乡、村“站、栏、员”三位一体的科普服务网络体系。五是着力打造科普惠农服务品牌,表彰一批农村科普带头人和示范基地,通过他们使每年的受训人数达到了 528.9万人次。六是开展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对提升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普的内容不断变化,农民的需求也不断更新。新时期的农村科普要有所作为,应不断扩大农村科普工作覆盖面与普及率,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助推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

  要注重培训工作方式的创新。依靠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利用农业、科技等部门资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手段在农村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推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蓬勃有序开展。加强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以科技、教育工作者和农民技术骨干为主体,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培训师资教学辅导队伍,为农民科技培训提供师资服务。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坚持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重点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 丰富内容,努力打造科普惠农工作品牌。以科普惠农为引领,持续加大对科普惠农工作的资助力度;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积极推动表彰对象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涉农学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提高惠农技术的先进性;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对先进典型和科普惠农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科普惠农工作社会知名度,营造全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这项工作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科普惠农工作水平。将创建“科普示范县(市、区)”活动作为农民科学素质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燕 翔)

 

责任编辑:系统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