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把疫病防控作为发展畜牧产业的首要任务,在全市大力开展“动物防疫活动”,从源头抓疫病防疫,构建防疫药品安全网络,为畜牧产业发展撑开健康“保护伞”。
防疫药品安全有冷链体系保护
“余兽医,电视上说疫苗在现在的温度下只能存放几个小时,你从村下到我们这已过去大半天了,针打进去还有效吗?”
面对群众的质疑,正在给生猪打疫苗的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余家湾村防疫员余武乾指着防疫箱说:“徐老头,我们现在的医疗箱跟过去的医疗箱不一样了,现在是冷藏控温的,不信您来试试。”
徐老头将手伸进药箱又迅速缩回,冰凉的手使他兴奋地笑了:“这箱子还真是跟冰箱一样凉快,这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小的冰箱。”疑虑随着他的亲身体验得到化解。这个体验经历也很快传遍全村,使村民们不再担心防疫药品的时效性。
为确保每年近600万头生猪的防疫药品运输保存安全,安康市不断完善冷藏链条,构建起了市建大冷库,县建小冷库,村镇配备专用冷柜的基础设施网络,确保了防疫疫苗源头存放安全。据统计,安康市共修建标准化冷库11处,共150余立方米,配备冷链专用车11台,专用冰柜172台,专用冷藏包2395个。同时该市下辖县配有疫苗运输专用冷链车,村级防疫员人人配有冷藏箱(包),确保了疫苗中转运输最后一公里安全有效。
规模大场防疫有官方兽医包联
“我在电视上看到‘浦江累计打捞死猪过万头’的消息时,我的心头顿时像压了块大石头,吃不好睡不着,没想到第二天市、区农业局的干部都来了,一边给我讲解疫病防控知识,一边给我作思想稳定工作,还派来一名常驻兽医帮扶我,这才使我放下了‘包袱’,增强了信心。”汉滨区新城办九里湾村养殖大户张会成说。
为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管力度,促进大场大户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安康市农业局迅速行动,在全市范围大力开展“规模养殖场官方兽医包联监管”活动,与各县区农业局签订包联监管目标责任书,明确包联任务和工作重点。
安康市共有官方兽医489名,是国家许可的具有资质的地方兽医。他们每人包联一至二个规模场,从制度管理到技术提升,从设施改造到规范操作,从疫病防疫到诊断医治,全方位进行指导,解决了大场大户的防疫技术,解除了业主的后顾之忧,赢得了群众的高度称赞。
千家万户防疫有畜牧干部同行
为解决山高人稀地方防疫操作不规范、免疫效果不高、漏针死角等问题,安康市农业局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开展“畜牧兽医人员与防疫员同行”活动。
据介绍,安康市共抽调畜牧干部730余人,在春秋两季防疫的关键时期,畜牧干部每人负责一至两个行政村,深入到村组,农户,与村级防疫员同吃、同住、同防疫,全程参与、指导、协助村级防疫员开展防疫免疫注射。
畜牧干部的同行参与规范了村级防疫员的免疫操作规程,帮助建立了完整的防疫档案,确保了动物免疫密度达100%,应挂牲畜挂标率达100%的目标。